7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涉及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等内容。消息一出,“户口”和“落户”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放宽落户呢?
我们知道,近年来受国内外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日渐增大。为了能够充分激发经济活力,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在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层面,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阻碍因素正是体现在户籍制度上: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资源与要素应当根据供求变动与利润趋向实现优化配置,而人口的自由流动则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然而,户籍的存在依旧阻碍着人口的正常迁移,大量处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难以转出,地区之间还因此而常常存在劳动力的错配,有些地区劳动力不足,有些地区劳动力过剩。
另一方面,公民身份地位的平等与发展机会均等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与此相悖——需知,户籍差别的本质,是一系列福利制度的差异。尽管在新时期,我国正在努力进行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有些依附在户口上的福利与特权正在废除或淡化,但是因户口导致的身份、权利、机会不平等等现象依然存在。
因此,户籍制度改革便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以户籍制度改革撬动人口和城市的“双向奔赴”,既可以让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口流动提供更多选择,又可以让人口流动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提供更强支撑,对于克服市场分割、促进公平正义,继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来说都具有深远意义。
另外,对于很多城市来说,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适龄劳动力已成为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珍贵资源,尤其是那些知识型与创新型人才,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动力。为了能够顺利地补充新鲜血液,城市逐步取消户籍限制将是必由之路——对于外来人口来说,没有户口始终都会缺乏归属感,而城市也会因此而难以长久地留住人才。降低了落户门槛,就等于是向人才抛出了橄榄枝;留住了人才,就等于是为城市留住了生产力、消费力和生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方案》中最大的亮点,当属“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鼓励取消超大城市落户名额限制”“精简积分项目”等字样,相关词条在当日政策发布后,更是频频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搜榜。
在我看来,这些新提法背后,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那些在大城市拼搏奋斗多年并安家立业,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落户的人群。
人口的迁移必然要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即便是没有了落户门槛,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迁移,但多数人可能还是会倾向于选择到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福利增量的城市,这取决于户籍福利与非户籍福利的加总,也就是城市的总福利。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的剧情却是,尽管超大特大城市的落户门槛相对更高,难以落户的现实际遇,似乎让户籍福利对外来人口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仍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尽管小城早已全面放开外来人口落户,但却常常鲜有人问津。
宁愿当大城市的非户籍居民,也不愿意当小城市的户籍居民,现象的背后是我国人口迁移的无序性,这显然不利于各地区劳动力失衡局面的扭转与协调发展的推进。
正因上述种种,若想真正实现区域层面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让各地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除了户籍之外,我们还应大力推动中小城市的发展,尽可能降低其与大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缩小不同城市之间居民的非户籍福利差异。唯有如此,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中小城市里扎根,从而助力全国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