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卷云舒,品人生百味,修心底莲开。文思向阳书屋

“秀才”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原来大家都小瞧了,别被电视剧骗了

古代人读书和今人的差距非常大,不管是制度上还是所学习的教科材料相差都比较远,而且不是官家的孩子想要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必须经过有一个漫长的岁月,像明朝宰相张居正十一岁就考取到了秀才的情况非常少,还有隋唐房玄龄十八岁就中了进士这都非常难得,秀才是县州级考试中榜者的称呼,举人是省级考试中榜者称呼,经皇上亲监考的三名分别为状元、探花、榜眼。

提到状元大家就会联想到“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高官厚禄”等等人生大喜事,从历朝历代的状元来看也确实差不多都是这样,尤其是看电视剧的时候刚刚中榜的那段时间被乡里乡亲捧的高高在上的,来抱大腿的人不计其数,当上驸马爷的也多了去,而大家说道秀才的时候一般都会想到“寒窗苦读、穷酸秀才”,好像秀才在古代并不招人待见,因为从来没有人说“酸举人”“酸进士”等,考试等级从低到高为秀才、举人、进士、探花、榜眼、状元。这样看起来确实是个初级,那秀才的学历放到今天来说也真的很低吗?

说起关于秀才的影视作品大家应该都会先想到《武林外传》里面的吕秀才吧,吕轻侯其实后来也正式做了户部侍郎,只是他中了秀才之后一度穷困潦倒,所以秀才做得比较久大家就怠慢他了。“秀才”的意思是才之秀者,出自《管子·小匡》,东汉时期因为光武帝刘秀的原因被改为“茂才”,还有秀士的称呼,秀才不是官是学位名,但是比起普通老百姓的权力要等一节,和举人相比相差又很大,虽然只有一级之差,而举人登科即可授予官职。那秀才有高于百姓的权力却又不是一官半职,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呢,而且还有人为秀才相当于初中生,真是如此吗?

秀才不是考一次就完事的,各个地方的规定也略有区别,一般三次到五次,而且次数要全部中才算的上是秀才,就中了一次两次那只能称呼为“童生”。从文献资料来看想要中秀才,必须要背诵以下书籍,《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等,这几本书字数加起来有四十万七千多字,不同的朝代略有不同,而背诵这些知识最基本的,另外还要理解书中的知识和主线,包括书籍上的注释都不能遗漏,字数加起来又是个庞大的数字,而且在考试中要灵活运用。想想现在有多少初中生看过这些书呢?

另外就是参考的人数,因为是初级所以参考的人数远远比后面的举人要多很多,拿明清来说,秀才是没三年举行两次,录取的人数按照大中小三个县来东女国人数,小县十个左右,大县三十多个的样子,想想上一届的或者上上一届的只有之前没有中的人都可以来参加考试,有老有少。想要在这么多人里面出类拔萃难上加难,录取的几率百分之十都没有。所以放在今天来比较考秀才的难道比一本还稍微难一点,除此之外古人读书的条件和交通也远远不如今天,尤其是偏远的地方想要得到书籍都不是容易的事。

中了秀才之后不仅可以免除徭役,去见知县也不用下跪,尤其宋朝时期的读书人位置很高。而且有一个小细节,古代房屋比较讲究,注重风水,所以国家对于百姓盖房子的高度都有统一的规定,但是你若中了秀才之后,家中盖房子就可以比别人高三寸,这样路过的人一看,这个房子比左邻右舍的都要高心中就有数了,这家人出过秀才。所以古代秀才的学历相当于一本,考试甚至难于本科,你还觉得秀才都是“酸秀才”吗?不要被电视剧骗了,只是因为在等级里面是初级,导致很多人以为秀才只是个识字的。这样来看难怪范进五十多岁中举兴奋到疯癫了,科举的路比想象中太难走了。

评论

仰望178349501

窃以为古代秀才就今天的博士也无法望之项背。你现在一年招近50万硕搏人数,古代能考上秀才的有几人?

l老九2

秀才不及初中优生知识渊博

用户67710308443

秀才录取难度高于上一本线,大多数朝代是每二至三年从每个县几千个童生中录取几十人(一般2年考一次,3000个童生中录取50人中秀才);举人则是一个省各府县三年几千个秀才中录取前100名,录取率5%以内,好比本科毕业后考上硕士;进士,则是全国三年一大考,三千名举人进京前300名中进士,录取率10%,11至300名为同进士,相当于考上博士(副教授级);前10名参加殿试,赐进士出身,相当于3%录取率,类似于四级正教授;前3名授进士及第,状元相当于院士级别(一级教授),榜眼、探花相当于二、三级正教授。

官方老吴

按录取率,相当于考上北大清华。举人进士则相当于中科院的研究生博士生,人数大体相当。

百不解

秀才相当于博士,举人,相当于中科院院士,进士副部级干部

梦竹261

告诉你们,还不如现在初中,是不过现在的人多审核标准比较死板,顶多等于现在新浪微博3年经验。

用户937156831111

我看秀才就像现在的大学生,可以考公务员

西風烈

秀才属于本科吧。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静动花开 | 观风卷云舒,品人生百味,修心底莲开。文思向阳书屋 | 首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