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卷云舒,品人生百味,修心底莲开。文思向阳书屋

“完美”很可怕,那是人性最深的压抑!——吴谢宇弑母案反思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2019-04-28 10:36:10

北大学霸弑母案,近日嫌疑人吴谢宇终于落网。

众人议论纷纷,源于几个标签“北大”、“学霸”、“弑母”、“完美”。从小学习自觉,乖巧听话,特别孝顺母亲,人缘好,情商高,体育棒。吴谢宇是个天才,没有缺点完美

可是,就是普罗大众都认为很优秀的孩子,却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他的高智商让他的犯罪都如此的有条不紊,冷血绝情。

弑母后,吴谢宇用塑料薄膜将母亲的尸体裹了十多层,每一层中间放着活性炭吸味道,然后密封好整个房间。

而这些工具都是他在之前就已经慢慢筹备起来的,可谓步步为营。

 

由这个案子折射出的问题,或许值得我们深思!

完美真的好吗?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道“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

没有缺点的人是不真实的,根本不存在。

所以在他完美的表象下,压抑着他长期被束缚的欲望。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自我、超我是精神的三大部分。“本我”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止;“自我”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三者成金字塔分布,本我位于最底层,由本能构成,具有遗传性,是与生俱来的;往上一层是自我,是由本我一部分发展而来,自我调节、控制、避免损害的功能,顶层的是超我,是环境、社会影响下的社会角色定位。

“本我”是人最为原始的,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性欲等。本我与生俱来,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自我和超我都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具有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特点。本我遵循“享乐原则”。人在婴幼儿期即是本我比较发达的时期。

自我指个人的有意识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遵循显示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它有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三个作用。

从这里可以看出,吴谢宇拥有非常强大的“超我“。从小学习自觉,听话懂事,彬彬有礼,这些表现非常符合”超我“的完美原则。

可是,哪个孩子不爱玩?哪个孩子不调皮?

在弗洛伊德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所以,当吴谢宇的父亲在他16岁那年去世后,他的心理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长期压抑的本我在超我禁制消除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

最明显的是他选择的恋人是一名性工作者,或许对于长期受到压抑的他来说,这是他真正需要的。因为他的母亲自从成为一名教师后,非常严格要求自己,连穿着打扮都坚持严谨朴素,从来不穿裙子。所以,对于吴谢宇来说,在俄狄浦斯期靠向母亲这个过程可能并不顺利,因而造成了后来越来越压抑的本我。

而压抑的这些冲动并不会消失,它只是进入了潜意识,总有一天,它会觉醒。因为力比多就是性欲和攻击力,而人类的动力就是力比多。

只要这个人还活着,他的力比多就一定会爆发。因为俄狄浦斯期过度的不顺畅,他没办法正确表达性欲,就将攻击力表达了出来,而表达的对象就是他幼年没有靠到的母亲。也因为长期“完美”标签的压抑,他的攻击力一旦爆发,就是毁天灭地。那是积累了二十多年的力量。

悲剧已经发生,我们无论如何分析都改变不了结果,但是我们可以从事件中反思,究竟应该如何教育培养孩子呢?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的权利,而不是你生命的附属品。控制型家长常常会如此行事 “只要你好好学习,其他都不用你操心”,“这次你考不好就不要想得到XX”。

吴谢宇母亲应该是控制欲比较强。他的乖巧懂事听话,都是被控制下的结果。哪个孩子不爱玩?不过是被压抑了而已。吴母的控制欲还体现在吴谢宇上了大学后每天还要给他打电话,询问吃饭,学习情况。龙应台曾在《目送》中提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父母的不放手会让孩子逐渐叛逆到逃离,而最严重的逃离就是死亡,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吴谢宇父亲去世后,母亲单位要给他们捐款,吴母非常高风亮节地拒绝了。吴谢宇学校要给他们家捐款,吴谢宇也依样画葫芦地拒绝了。可是从后面他杀死母亲后,骗取亲戚们140多万的钱财来看,他对金钱很渴望。这也是他本我的压抑,明明想要的欲望,被母亲的超我所限制。

家长也要和孩子进行有质量的沟通。吴母是一名令人尊敬的教师,严于律己,从成为教师开始,从着装到言行都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因此,她可能都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并不像她那样。而看似经常交流的母子,却只是停留在吃饭、睡觉等日常问题,却从未对孩子成长以来的心理有关注,否则她不会不知道儿子其实很看重名利。

家长同样要关注每个阶段孩子心理的成长。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个阶段,明确告诉了我们一个人一生大致的发展轨迹。吴谢宇在经历第六个阶段:爱VS孤僻和疏离。显然,他这个阶段的成长是有问题的。

性教育刻不容缓。我们的社会对于青春期性教育一直采取暧昧不明的态度,结果酿成了很多悲剧。

因为家长们的讳莫如深,让孩子不敢问,内心却充满了好奇,越是神秘越是容易让人想一探究竟。于是,孩子们通过各种非正当途径了解一知半解的讯息,危害自己,影响了社会。

假如家长和学校能够坦坦荡荡地向学生解释清楚各种性知识,孩子们不再觉得这是神秘的,不需要像探险一样刺激,如同吃饭睡觉上厕所一样的常识,谁还会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地研究呢?

健康的孩子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健康远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埃里克森 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危机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任务艾里克森把人的医生的行为发展分称八个阶段,没一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如果危机得以解决,前一阶段即可向后以阶段过度。现将这八个阶段分述如下:

一、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或不信任的危机。本阶段儿童无助感强烈,依赖成人。如果得到精心爱抚与细心照料,婴儿会产生信任感;反之会产生不信任感。

二、儿童期(1~3岁):自主或害羞、怀疑的危机。本阶段儿童学会走、爬、推、说话等行为,有自主活动得愿望。父母应注意保护儿童得自主性,限制太死或惩罚太严会使儿童产生怀疑和羞愧。

三、学龄初期(3~5岁):主动或内疚的危机。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 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 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 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 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 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 制”。

四、学龄期(6~12岁),勤奋或自卑的危机。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 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 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 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五、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或角色混乱的危机。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家长的任务是帮助孩子从依赖状态到独立照顾自己。只有他们对事物有“掌握”的感觉,孩子才能够不断增强自信心。如果一个人能体验到自己能自如地掌握和选择生活,随着自我同一 性,就能形成”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 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六、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或孤独的危机。本阶段只有具有自我同一的青年才敢与他人(包括异性)发生亲密关系。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 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如果没有发展出与他人亲近的能力,一个人将变得封闭孤单。

七、成年期(25~65岁):生育/传承或自我专注的危机。本阶段使一个人的中年期。此时将会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也有“传承”的任务。一个人即使没有“生”孩子,但如果关心、教育指导他人的孩子,也能获得“育”的体验。如果没有孩子可育,当个班组长也可以体验“育”和“传承”的经历。没有“生”、“育”或“传承”经历的人,其人格可能贫乏和停滞。这几种经历中“育”的经历尤其重要,有的人即使有“生”的经历,可是没有“育”的体验,也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人类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从“育”和“传承”活动中体验自我影响力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这个时期是一个人从关心下一代或下属的行为中,获得自我力量的体验,这是关心和创造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人 们是在“生”,“育”,“传承”的经历中,发展出关心和创造力的社会品质。

八、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危机。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率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个人能 否坦然地面对死亡标明他人格是否成熟,只有人格成熟的人才能获得一 种超脱的智慧感。如果一个人积极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感,他将获得智 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 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 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

 

评论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北大学霸弑母案,近日嫌疑人吴谢宇终于落网。 众人议论纷纷,源于几个标签“北大”、“学霸”、“弑母”、“完美”。从小学习自觉,乖巧听话,特别孝顺母亲,人缘好,情商高,体育棒。吴谢宇是个天才,没有缺点,完美。 可是,就是普罗大众都认为很优秀的孩子,却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他的高智商让他的犯罪都如此的有条不紊,冷血绝情。@吴佳妮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说# #青云计划#

 

零的杰克
这个案子,案情透露的比刘强东性侵案还少,这么少的原始材料,作者能写出这么多东西也是不容易,猜想的东西占90%。典型蹭热度文。被我发现了。[偷笑]

 

云淡风轻的婵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уу杨
从他的面相来分析,不是一个乖巧听话的人,面相上看,他情绪波动很大很极端,特别喜欢用钱,不存钱,提前消费月光族,享受型

吴佳妮心理咨询师
不要完美的学霸,我只要健康的孩子,身心健康!

一米阳光281184686
俗话说:相由心生。从他的面相上看,他根本就是一个极恶之人。

人间四月天134476622
都别猜了,看警察叔叔能从他嘴里撬出来东西吗

精神家园001
完美,这就是人的成长的最大缺陷。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犯错误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喜欢那些有一些缺点的能力高的人。因为有缺点,才意味着这个人有血有肉的“真人”,如绝对完美,那只有神仙可为。太过完美的人,人们只能敬而远之。比如那些文学中的英雄人物。一个因完美而远离世人者,他心里的孤独寂寞依然,只是被压抑了而已,而这种压抑,就如问被强压的弹簧、堵塞的堤坝,总每一天要么折断,要么会以更强的力量反弹、或冲溃堤坝,这种力量必定是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就象许多青春期少年自残自杀,吴谢宇的弑母逃离就是这两种情况的真实写照。那我们该怎么办呢?1.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必追求过于完美,因为绝对完美是不存在的,为了追求绝对完美必然会极尽谩骂、殴打、讽刺、挖苦之能事,这在孩子小的时候可能显示不出什么来,等到孩子长大,报应自然会来。2.能容得下孩子不完美,犯错误,孩子就是在犯错不断纠错中逐渐趋向更完美,更成熟。3.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承担,千万不要包办代替,否则孩子永远长不大!

蝶儿蝶宝儿
他一路太一番风顺了。估计遇到出国资金问题,使他失去了理智……

 

v21748573182
完美型人格不只要求自己,还会把这种完美强加与亲近的人身上。教师很多就是这样的。如果做不到他眼中的完美打击挖苦讽刺指责开始了。从小我就没感受的做教师的父亲说句赞美表扬的话,连我们家东西放哪都是按他习惯来,放错地方又是一顿埋怨。从小感觉心里活得好累,好苦。时时刻刻小心,放松不下来。

 

夜问天
我曾经有个同学也那么完美,但是他爱打游戏,这让他变得不那么完美,也更有人性了。不然一个成天吃喝玩乐,还能轻松上浙大的人,咋交流?

用户151461537371
不管母亲怎么严厉苛求,吴谢宇已走过来,也已经懂事,独立成人。母亲不是敌人,是唯一的至亲。母亲严厉不应成为凶手杀人的理由

面朝大海72691
眼神犀利,一看就不是个正常出牌的男人。

v34234413810
从小到大学习学哪里去啦,学会杀妈妈了,高智商高情商,哪里高了,要是真优秀,那么完美就不会做出这种事了,只不过是学习好罢了,没学会感恩,做人,太偏激了,没用到正地方,哎

WXHC丫
蹭熟度,案件情况还不明就瞎猜

回复 ⋅ 2条回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静动花开 | 观风卷云舒,品人生百味,修心底莲开。文思向阳书屋 | 首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