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迅速打开外交工作的局面,曾采取了许多非常规的做法。高规格高礼遇迎送国宾就是一例。20世纪70年代,中国逐渐取消夹道迎送外宾,这其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高规格高礼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通常都是组织成千上万群众在北京市区夹道迎送。当时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不多,几乎每一位访华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都受到了这样的接待。
1956年国庆前夕,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访华,受到高规格隆重接待。苏加诺总统抵达北京时,毛泽东主席和其他领导人、有关部门负责人120多人及1万多名群众前往机场迎接,在北京市区则受到11万群众夹道欢迎。
1957年初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华期间,几乎所有的行程都由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陪同,北京市区几十万人夹道欢迎。
1961年6月越南总理范文同访华。12日上午,范文同总理一行抵达北京时,周恩来总理、董必武副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前往机场迎接,首都数十万人夹道欢迎。
高规格高礼遇的礼宾安排,为新中国同世界各国,尤其同周边邻国建立外交关系打开了局面。
取消夹道迎送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方决定取消兴师动众夹道欢迎国宾的仪式。对此,周总理向外宾解释说:“第一,群众受不了;第二,一些外宾受不了,尼泊尔首相抵京那天刮大风,他坐着敞篷车,衣服又薄,我看他受了凉;第三,坐一般轿车,则会显得和群众有隔阂;第四,我方领导人年纪大了,也要注意身体。”
此后,国宾访华,通常不组织群众夹道欢迎。
1972年1月31日,巴基斯坦新上任总统布托访华。为了突出中巴友好和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中方仍安排了盛大的群众夹道欢迎仪式。但1月30日晚北京就下起大雪,直到第二天早晨。随之刮起了强劲的西北风,气温降到零下10℃左右。考虑到群众、国宾和领导人的健康,临时取消了长安街沿线的夹道欢迎仪式以及周总理和布托总统乘敞篷车的安排。
布托总统抵京后,周恩来总理亲自向布托总统作了解释。但布托还是通过下面的官员表示,希望他离开北京时补一下,以显示中巴友好,消除外界误解。周总理考虑到布托这一要求,决定组织群众夹道欢送。
2月2日中午,在凛冽的寒风中,周总理同布托总统乘敞篷车,从人民大会堂东门,绕行天安门广场一周,后缓缓驶向东长安街,向夹道欢送的群众致意。对此布托总统十分满意,再三向周总理表示衷心的感谢,称赞此次访华完美。这成为我国群众夹道迎送外宾仪式的最后一幕。(来源|《读者报》 作者|吴德广)
198 条评论
侠林飞鹰 3小时前
取消正确,外交务实利国利民!
回复 2734
zhejizhiren 2小时前
那年,十里长街送总理,都是自发的!
回复 1257
古君69119 1小时前
本人赶上了70年代初那几次夹道欢迎外宾,亲眼见到了敬爱的周总理。迎送布托那一次也赶上了,北京刚刚下过大雪,极冷,我穿了双翻毛皮鞋,在雪地里站了好几个小时,冻的够呛,但心里仍然很兴奋,因为又能见到敬愛的周总理了。
回复 8
Art艺术生活 52分钟前
外交凭的是实力,不是形式。“不折腾”三个字,一字千金。
回复 ⋅ 1条回复 138
封侯剑11 1小时前
值得怀念的历史,中国迎接外宾更加务实亲民!
回复 0
junbo03 2小时前
我上中学的时候,我们学校离西单近,几年的北京欢迎外宾我一个不差的都参加了,印象最深的一次初春北京下小雨,天气非常冷我们在西单夹道欢迎缅甸总统耐温,我们没有雨衣没有伞,浑身湿透了,把我们冻坏了,我们自嘲他耐温 我们耐寒。
回复 8
来自荒野 3小时前
本人小学时候参加这种活动,欢迎西哈鲁克亲王,不上课,排练一天,然后拉到路边,等着亲王出现后,挥舞花束,又蹦又跳,挺好玩的。
回复 563
御前侍卫823 1小时前
处处都有总理的痕迹!事无巨细,由此可见,总理何等伟大……
回复 0
飙 2小时前
我们村八九十年代迎接泰国华侨,也是全村出动,夹道欢迎,三十岁以上的潮汕人应该都知道,知道的点个赞
回复 155
用户2042435121171 2小时前
夾道欢迎,我觉得挺激动人心的。
回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