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卷云舒,品人生百味,修心底莲开。文思向阳书屋

解读王菲

成才之路

王菲,1969年生于北京,1987年随父母移居香港。初以艺名“王靖雯”打入香港乐坛,1994年改回原名。多年来她凭借无数张优秀专集牢牢地确立了自己在华语歌坛头号女歌手的地位,其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以及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为她赢得了歌迷的喜爱与尊敬。
代表作:《容易受伤的女人》、《执迷不悔》、《我愿意》、《天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红豆》、《笑忘书》、《流年》……
2003年9月,王菲在长沙举办个人演唱会时,某报为了满足“菲迷”的要求,开辟了“菲迷问卷”栏目。一天,编辑部收到一封18岁女中学生写来的血书,血书上赫然几个鲜红的大字:“我爱王菲!”
当记者把这个“拜菲”的故事和长沙的“菲热”告诉王菲本人时,她只是淡淡地说:“感谢爱我的人,感谢所有喜欢我唱歌的人。但我不是偶像,不要崇拜我。 我18岁的时候不会比这位写血书的女孩强。”接着,王菲又说了她不值得崇拜的理由:“我很懒,缺乏耐性和毅力。我想减肥增强体质,但我跑步只坚持了两天; 我抽烟,我知道这是危害健康的表现,但我戒不了;我任性,父母也拿我没办法;我直来直去,得罪人成了家常便饭;我爱发脾气,不懂得控制情绪,谁学我都会倒 霉。”当交谈越来越深入的时候,王菲的坦白更是让人吃惊:“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俗人,我自信又自卑,矛盾得要命。面对歌迷,我常常觉得尴尬。”
你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样的话是出自当今红遍天下的一代天后之口。但王菲又补充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不希望有人崇拜我。很多人只看到了我自信成功的一面,辉煌的一面,不知道我也有自卑的时候,也有过失落的岁月。”

1放弃大学去香港

1987年的高考结束之后,生长在北京的王菲考上了福建的一所大学。
就在王菲憧憬着浪漫而美丽的大学生活的时候,远在香港的爸爸突然打电话回来,说已经为王菲办好了去香港的所有手续。就这样,18岁的王菲来到了香港。
香港是无数人的梦中世界,这片崭新的天地带给王菲的是什么呢?王菲唱过的《末日》,唱的其实正是她初到香港时的心情:
“理想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道往哪边走/信心一路上低着头/数着脚下的石头……”
王菲对粤语一窍不通,在内地很能让人高看一眼的京味十足的普通话,在香港却成了土老帽儿的内地话,有时不论王菲怎样连说带比划,对方就是听不懂,与人交流陷入了困境,她感到非常苦闷。
香港就像一个无形的牢笼,18岁的少女王菲被束缚得喘不过气来。
王菲的情绪一落千丈。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也让她找不到可以宣泄的地方。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的王菲,只能整天把自己困在家里,她再也没有心情去逛那花花 哨哨的街道了。等到终日繁忙的爸妈回来时,她把冲天的怒气都发泄到爸妈的身上,她一次又一次地责怪爸妈把她移民香港。谈到这段难受的日子,王菲说:“不处 于这种年龄,不身临其境,是很难体会这种心境的。”
不得已,父母只好送王菲去学模特儿课程。每天大清早王菲由居住的黄浦只身赶往铜锣湾上课,这时正是上班时间,王菲一出门,就淹没在街头浩浩荡荡的人流与车流之中。
王菲回忆说:“其实只身一人时,所感受的孤单根本不算什么,只有像只蜗牛,费力地爬行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之中时,那种孤独、那种寂寞才会令人刻骨铭心。”
学台步,走天桥;走天桥,学台步,日复一日,腻味透顶。做模特是万千少女的梦想,王菲也确实有做模特的资质,然而此时的学做模特,不过是王菲消愁解闷的方式。
在这段苦闷、厌倦、迷茫的日子里,王菲曾经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我在香港到底能干什么,我会不会成为香港社会的废物呢?

2背叛心性的痛苦

学模特不合王菲的心性,王菲的爸爸便托一位朋友介绍,要她跟着全港著名的音乐老师戴思聪学唱歌,因为王菲在北京东直门中学念书时,就是全校出名的小歌 星。当爸爸把这个决定告诉王菲时,王菲高兴得跳了起来,她说:“唱歌的兴趣一下子迸发出来,心境如破笼而出的小鸟般欢快。”
在戴思聪老师手下经过整整两年的学习,王菲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建立起了良好的艺术感觉和艺术观念,她初到香港时的自卑一扫而空。当王菲被老师介绍给 香港新艺宝唱片公司时,公司给王菲起了个艺名叫Shirley,中文名叫“王靖雯”,经过一系列包装与设计,在唱片公司的精心栽培和电台传媒的大力催生之 下,这位北京的率直女孩,变成了一位甜美且不乏淡淡幽情的港版“小邓丽君”。
王菲身不由己,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被事先设计好了。在任由别人“造型”的一次次尝试过程中,她不得不背弃自己。从来都是崇尚自由、放逐自己的王菲,当场落泪了。
这是痛苦的泪,这是失落自己以迎合他人的泪。
在这一年的年底,甜美而楚楚可怜的“小邓丽君”荣获“生力军女歌手”铜奖。消息传出,全港都轰动了。
对这些突然而来的荣誉,“王靖雯”的内心深处,仍是混乱一片,得奖与出唱片并没有使她增加任何信心,找不到自己的“王靖雯”心里空荡荡的,她连拥有自己真实名字的权利都没有,她在心底苦苦追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呢?

3在美国找回自我

王菲不甘心在窒息与空虚的环境中被别人包装,她要改变自己,找回自我,她决定寻找一条新的艺术之路。
1991年初,王菲痛下决心离开香港,去美国进修音乐课程。这一石破天惊之举,立即像一颗炸弹,在香港炸开了花。
谣言四起,有人说她是不是疯啦;有人说她与人同居,因怀孕而出走;有人说她害怕歌坛……
但王菲顾不了那么多。她要走自己的路,她不能再拘泥于别人的喜恶了!
王菲快乐地踏上了美国之路,她先到姑妈家住了段时间,然后就去了纽约。
她坐在街边的休闲椅上,看那些来来去去的人群,有匆匆忙忙的,有轻松惬意的,但他们的脸上,不管是谁,似乎都充满着自信,毫无香港人因生活紧张而显现 的困顿疲倦之色。他们充满活力,穿得千奇百怪,他们的行为举止都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理会别人的眼色与评判,不在乎其他人会怎么看自己,独立且有点反 叛……
就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坐着,王菲的眼睛在四处逡巡。她发现了,她找到了,“追求独立的美国精神”,她第一次有了方向感。她猛然顿悟:惟有在做回自己的时候,生命才能拥有力量!她决意走自己的创新之路。
王菲又回到了香港,她带着从美国熏染而归的“骚灵”(SHOW)唱腔,随意不羁性感西化的风情和全新的音乐思想,出现在香港歌坛上。
这一年,王菲以一首《容易受伤的女人》唱红了两岸三地,并荣获当年“十大劲歌金曲”、“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等多项年度大奖。一向挑剔的香港歌迷惊呼:王菲时代来了!人们又一次接受了王菲,王菲一夜之间成为了一名超级巨星。
王菲决定留港发展,但她必须有胆识和勇气突破传统,走出世俗,否定自己,重获新生。首先要与“王靖雯”决裂,恢复自己的真名,大胆地宣称:我是王菲, 不是王靖雯!同时,她要彻底违反惯有的宣传法则,不大量曝光、不拍照、少接受采访。她这样做除了坚信音乐是用来听的而不是用来说的外,其实也是在努力保全 真实的自我。
《执迷不悔》专辑是王菲初步确定个人音乐风格的开始,她颇为自由的唱腔让全港沸腾了。听多了令人乏味的主流之声,人们第一次听到了真正用心灵唱出的独 特声响,王菲的《十万个为什么》第一次清洗着人们被污染的耳朵,明亮干净的声音,带点叛逆的慵懒的反完美反浪漫的调子使人们耳目一新。
《十万个为什么》刚一问世,就达到了香港销量10万张的白金数字,如果加上2月份推出的《执迷不悔》,两张大碟销量达到30万张的天文数字。
接下来,王菲除了继续几乎囊括香港的金曲大奖、歌手大奖之外,还获得了“亚洲劲爆女歌手奖”和“亚太地区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并成为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
王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一向被传媒认为傲慢的王菲,却依旧对自己有着一份难得的清醒。她很诚恳地说:
“其实上帝吝啬得很,他给予每一个人的东西都是有限的。我有天赋的好嗓子,但我却不是很会说话,我的任性、爱发脾气,其实也与我的不会说话有关。我若很会说话,在很多情况之下,就用不着发那么大的火了。
“我也不是很聪明。谁都知道:北京的高校多,高考录取率高,录取分数线比不少省份低得多。但我当年不但没有考上北京一流的大学,连二流的大学也不要 我,最后我是被远在福建的一所大学录取的。北京的学生愿意到那么远的外省上大学的少之又少。但我当年接到福建那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依旧高兴得很,因 为我知道以我的实力,能考上大学,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个性王菲

记者问她和窦唯谁更爱吃醋?

王菲:他爱喝陈醋,我爱喝米醋。

记者问:为什么你晒不黑啊?有什么秘诀吗?

王菲:秘诀就是不晒!

记者问《将爱》这张专辑和以前的专辑有什么不同?

王菲:从封面到歌曲名称都不同

在台湾某综艺节目上,主持人夸她是国际巨星。

王菲:你们别吹了。

1999年被记者问到新专辑怎么样?

王菲:还能怎么样?还不是上张专辑那样。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静动花开 | 观风卷云舒,品人生百味,修心底莲开。文思向阳书屋 | 首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