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多年的人生巅峰,是进夸夸群的5分钟

如何在5分钟内迅速开心起来?

最时兴的答案是,进一个群,让一群陌生人对你一顿猛夸,五分钟,保证爽得你不要不要的。

这不是《天龙八部》里的星宿派,也不是某爱豆的粉丝见面会,这是最近流行的夸夸群。

在这个群,平凡的你将享受到super star的待遇,你敲出来的每个字都带着花香。

因为电子烟一文的阅读量不高,大表哥带着沮丧的心情,买了5分钟的付费夸奖服务。

夸夸群的前身是豆瓣互相表扬小组。在这里,“溜须拍马相互夸奖”是第一要义,除了自拍照和明星相关,所有人都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理由请求被表扬。

因为“这种安慰人的方式好可爱、特别治愈”,后来这把火渐渐蔓延到清华大学。

在清华夸夸群里,群友不得传递负能量、暴力、灵异恐怖的信息,面对“求夸”的请求,要积极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用精美简单的文字发自内心地赞美他人。

于是一场“吹捧大战”就开始了……

如果你想吐槽两句“不想上课”——

 

夸奖风格五花八门,直夸得人不好意思。

有淘宝店铺瞅准商机,推出188元出售5分钟夸奖服务,生意供不应求。据南方周末报道,近一周内,淘宝店铺激增数千个订单,5分钟夸奖的售价,也根据提供的服务不同,从20元至1314元不等。

真有这么神奇?带着好奇,大表哥斥资35元,在淘宝上购买了 5分钟的「彩虹屁」夸奖服务。

下单后,对方需要你先介绍与被夸奖人的关系,同时提供被夸奖人一定的基本信息,让夸赞更有方向。

我厚着脸皮说:夸自己。当被问“怎么夸都行吗”时,我提出“别太套路了”。

被告知顾客太多,需要排队20分钟后,我被拉进了一个143人的微信群,标注是15群。群主是个98年的小姑娘。

接下来的五分钟,各种土味情话就疾风暴雨似的袭来:

“原来是吴彦祖和陈冠希的合体”

“今天见到你之后,我顿时发觉自己可以吃10顿米饭,因为你的颜值”

“看到你,我的眼睛都被灼伤了”

甚至,还说出“是你给予我们生命”,我简直被夸成了女娲。

可能是我提供的个人信息有限,又是夸自己,“夸手”(我给他们起的名字)们发挥空间有限,只能看我的微信头像、微信信息夸,或者和我聊天,然后接话夸。

比如问我吃饭了吗,然后说“男神都不需要吃饭的吧”。

群里夸人速度极快,一句话就能瞬间得到十几条回复,有的问话,有的还发古诗词。

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不是哈哈哈,因为群里最活跃的、头像是美少女的姑娘问我的微信地区怎么是“朝鲜”,然后说“怪不得你长得帅,腿又长,原来来自欧巴这个国家。”

5分钟的服务很快结束,我没有被要求退群,于是潜伏在群里。

我的好奇心被满足了,但却有点尴尬:夸手们的夸奖显得有些词穷。

毕竟我的头像就是个卡通人物,没有腿,也不帅。

更尴尬的是,后来有个顾客要求“语音服务”,美少女头像的夸手,一听声音是粗犷的男声。

我发现,这个群只是商家的第15个群,其他群忙不过来,会被通知火速支援。夸奖就是流水线,难免打出错字,一切都是标准化生产,更多的服务是定向的,拉人进群前,夸手们会看到相关要求。

比如男生买给辞职后心情糟糕的女朋友,女生买给异地男友,还有买给异性朋友,特别叮嘱“我们都已婚,别乱讲哈”。

一个下午,至少有二三十个顾客进群。

好笑的是,有位夸手夸了“男神、男神”的好久,才发现顾客是“女神”。

而相比文字,语音服务就更尴尬了。有位顾客和夸手们聊起年龄,夸手们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说自己是98年、00年的,还上学。

一群快30岁的叔叔阿姨,花钱让一群还在上学的00后夸自己。

真有你们的。

夸夸群为何流行?

很多“夸夸群”的群友表示,大家都喜欢它的一个原因是,待在这里,人会很开心。

人在社会混,“大神”遍地是。久而久之,积极乐观的心态渐渐崩溃。而夸夸群的语言吹捧,正好可以给“丧”的人提供鼓励、夸奖等精神支持。

豆瓣网友@风吹乌桕树曾形容这种情况:

三年前刚刚加入互相表扬小组的时候,觉得大家相互拍马屁看起来傻傻的,“后来到自己经历到很多失败和挫折时,又逛到了这个小组,发现受表扬真是一件非常温暖又感动的事情,特别是在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厌恶的时候。

仔细想想在组里好像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能分享的,好像都是可以被称为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只是普通人生活中太少能听到表扬的话啦,所以容易被琐事消磨情绪,可以互相表扬就很温暖呐!”

作为一个免费提供互相安慰、商业互吹、赞美他人的平台,“万物皆可夸”是夸夸群存在的潜规则,而数以百计的陌生网友聚在这里,彼此享受着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而付费的夸奖服务和豆瓣表演小组不同,前者更多地具有了社交功能,比如情侣之间互相赠送,给对方一个小惊喜。

难道我们不知道夸手们说的都是假话吗?问题恰恰是,没有人在乎这个,大家开心就好。

美国心理学者Levine等人发现,人们感受到的善意,并不会因为它隐藏在谎言里就打折扣。看似虚无的彩虹屁,里面包含着的却是真实的情感支持。

某种程度上说,夸夸群的兴起,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现实反映。

1943年,马斯洛在《心理学评论》的论文中提到“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六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严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而夸夸群的出现,正是人们追求社交需求和尊严需求的产物。

现在的年轻人看似无所需求,精神世界强大到没什么可以打扰到他们,事实上,他们的处境很糟糕:来自现实生活、职场、房价、情感的焦虑、网络上的杠精和柠檬精,嘲讽、自黑、攀比等情绪。

他们转而投入佛系和丧的怀抱,产生“我对世界来说没有价值”的错觉。

电视剧《武林外传》兴起的时候,导演接受采访时曾说:

“《炊事班的故事》在开研讨会时,国内一位知名专家的话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他说一个走出苦难的民族是需要喜剧的,一个走出苦难的民族的青年是快乐的。”

我倒不觉得五分钟的“夸夸群”真的能让你心态积极,马上自信起来,某种程度上,和去年风靡一时的“互喷群”一样,它不过是一种压抑情绪宣泄的方式。

喷别人,或者被别人夸,都会觉得爽。

但相比于互喷群的戾气,在匿名化社交的今天,一个有点丧的年轻人,被五分钟的夸夸群夸一下,也就是花钱买个“哈哈哈哈”吧。

也有网友反感夸夸群的兴起,认为本质上就是自我欺骗。

但问题是,自我欺骗就一定不好吗?英国心理学专家伊恩•莱斯利有本《说谎心理学:为什么不说谎,我们就活不下去?》,里面说,说谎是天性,人们自认为很诚实,这本身就是自我欺骗,因为所有人都善于自欺,自欺是一种需求,而不是问题。

“如果我们都假设,自己是有意识的、合理的、理性的好人,而大多数人也都和我们差不多(只是略逊我们一筹),我们和别人的交往以及合作就会容易得多。如果我无法欺骗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命运,那一定就会被自我怀疑折腾坏了。“

哲学家威廉·赫斯坦(William Hirstenin)提出,自我欺骗的反面并不是自我了解,而是强迫症:“自我欺骗者可能会对自己说:‘今晚不刷牙也没关系。’”但强迫症的人会一次又一次起床、刷牙。这种很容易被自我欺骗者忽略的东西,强迫症患者却无法控制、无法忽视,认为必须得采取行动。

听夸夸群里不切实际的表扬,就像是自我欺骗的安慰剂,会传送一个信号给大脑:现在该是好起来的时候了。

不必太计较夸夸群的消极影响。毕竟,很少有成年人真的会沉溺于这类有些粗糙的表扬声中,退出“夸夸群”后,大多数人还是要面对不完美的现实。

花5分钟站在舞台中央,获得点存在感,也挺好的。

评论

彭金790

怎么没有看到怎样才能进群呢[捂脸]

知智痴止

发现受表扬真是一件非常温暖又感动的事情,特别是在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厌恶的时候。 只是普通人生活中太少能听到表扬的话啦,所以容易被琐事消磨情绪,可以互相表扬就很温暖呐!” 作为一个免费提供互相安慰、商业互吹、赞美他人的平台,“万物皆可夸”是夸夸群存在的潜规则,而数以百计的陌生网友聚在这里,彼此享受着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陆青青4

各位朋友,夸夸群火了,恰好我也在豆瓣相互帮助小组里,天天夸人,感觉很开心,如果粉丝谁要求夸,先私信我,告知一声,再上豆瓣找青荷求夸。

老龚146844912

人人都有获得归属感的需求,我们是社会动物,获得称赞能加强我们和他人的连接。这意味着我们在他人眼中是积极正面的。夸赞能让我们感觉良好。

 

夸夸群的火是偶然,也有基础。它的前身可以算是2014年豆瓣创立的互相表扬小组,鼓励豆友发现真善美,给缺乏自信的人加油鼓劲,传播一种正能量。

后来不少“机灵鬼”发现了商机,在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夸人服务”,一次几十元就能把人夸上天,业务太好还时常售罄。

而最近,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也自发建群,并且格外讲究夸人或喷人的技巧,比喻、对比、古文、谐音、以小见大……各种小时候学过的语文技巧都有了用武之地。

虽然讲究“花式”,但也有底线。炫耀、作秀,刷优越感,绝对不能被夸;辱骂、灌水、粗俗用语,绝对不能用来喷人。所以群里不会存在“键盘侠”“杠精”“喷子”,不论夸或怼,谎言却也多了几分真诚。

群里目标明确,秩序井然,气氛活泼。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有共同需求的人,在面对既有社交媒体平台某些功能的欠缺或异化时,进行的一种网络社交规则的修复和定制。因为我们或多或少会遇到这种情况——

好丧哦,发了半天朋友圈,没有人点赞……

在夸夸或喷喷群里,求安慰或激励往往秒回,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让人心里暖融融的。种种在现实中无处安放的压力,也在彼此陌生的弱关系里达成了情感共鸣。

虽然理性告诉你,这没什么用。但感性却大声告诉你:这很好玩,释放,爽!

而这就是社交媒体的一个本质属性——为人们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而夸夸群和喷喷群,则是网络情绪化表达被推向极致的一个典型产物。

一个段子,一个比喻,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用戏谑诙谐、插科打诨的方式,很容易激起互联网上的情感共鸣。而在网络里,面对一个头像和id,这种言论和情感往往比日常生活更加猛烈和极端。

另一方面,作为网络原住民的90后,他们自身就在不断创造和体验这种网络话语的表达方式,这来自于他们真实的情感需要。

90后目前年龄跨度为20-30岁。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20岁至30岁的人群精神压力最高,年轻人这一人群成为各年龄段压力之首。他们面临升学、就业、择城、婚姻等多重人生选择。

去年微信数据报告也显示,90后最喜欢用的表情是哭笑。这一结合“小确幸”和“小确丧”体质的群体,在面对现实压力时表现出来的也正是矛盾复杂的情绪——迷茫、焦虑,却也乐观、积极。因此群友自娱自嘲,互吹互怼的同时,也是在彼此取乐,彼此治愈。

回顾近几年来,无论朋友圈点赞、网络热词、葛优躺、一言不合就斗表情包,社交媒体演化出来的多种交流沟通方式,其实都在不断满足着人们的情感交流需要。

如果我们理解了互联网情感动员的这些基本元素——嬉笑怒骂、喜怒哀乐,我们也许就能更加客观地看待夸夸群、喷喷群了,它们不过是社交媒体演进过程的一个产物。

但同时,我们也明白在网络世界,理性可能是种奢望。在这些群里,理性让步于感性,解决问题让步于情感宣泄。那么,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要面临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夸夸或喷喷,或许能成为抚慰心灵的灵药,抑或镇定忘忧的麻药,但可能并非走出困境的解药。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向阳文思书屋 | 观察,思考,品悟 | 首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