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中国的读书人,如果学有所成,仕途成功,便“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果不顺利、不成功,便“百无一用是书生”,拉不下面子,下不来高台,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袍”,再也无法心安理得地脚踏实地,有的甚至无奈远遁他乡陌生之地。
[配图孔乙己]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一百多年前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形象似乎还历历在目,如今引发年轻人的共情,可见鲁迅作品的穿透力。如果视而不见当下的“孔乙己”,那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
虽然也有脱下“长袍”的“孔乙己”,那隐藏了学历,在工厂流水线打螺丝的人,那穿街走巷跑快递的人……但这种脱下长袍,真的值得称赞吗?还是但愿,天下少培养点孔乙己。一方面多提供点机会,另一方面创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消灭掉人们的闲言碎语。
背景:
近日,“失意书生”的一句独白登上热搜,“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引来无数年轻人的共鸣。他们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3月16日,央视网评孔乙己文学:
“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一时的困难不等于一生的失败。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
此话一出,引起网友集体反感。